C

ategory

教学工作

“同课异构”促成长 扬帆启程共远航 | 银川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开展同课异构活动

发布时间:2023-12-11 08:29责任编辑:信息中心点击:

“水尝无华,相荡乃成涟漪;石本无火,相击而发灵光。”唯有教研不止步,教育方能阔步前行。

为了引导教师深入研究“三新”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变革,形成相互学习、相互探讨、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,1010日至1024日,语文组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。期间,银川高级中学党总支副书记、校长王伏文、副校长崔振忠随班听课,现场指导语文组教研工作。

 本次活动的主题是“落实新课标,践行新理念”,共分为课例展示、希沃信息化线上评课、线下纸质版考评三个部分。本次同课异构课堂,执教的七位老师选择了不同的教学策略,充分发挥自我水平、展现个人魅力,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。

徐晓华老师执教的《文意的概括分析——用好对比,找准依据》,教学目标明确,教法新颖。课堂中注重解题技巧的指导,比对清晰,知识点与拓展训练结合紧密,达到了学练互促的效果,展现了教师驾驭课堂的功力。

    王秀萍老师执教的《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法则》,内容紧扣考纲,教学目标清晰且推进流畅。课时内容丰富,知识点简单凝练,设计切合学生实际。所举事例紧扣教材,讲练结合,课堂氛围轻松活泼,效果达成水到渠成。


   冯晓捷和张家言老师,授课内容为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》。冯晓捷老师通过对诗词主体的形象化诠释,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文人表情达意的传统。通过一些资料的援引和补充,纵横比较,扩大学生的阅读面,让学生体会苏轼的哀思之外,感受超越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共同心理,师生配合默契,效果良好。

    张家言老师注重培养学生于诵读中品味声韵、于吟咏中挖掘情感的能力。老师有温度的语言、有深度的品析,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学生在直观的审美体验中,打开了情感闸门,顺利进入到苏轼营造的凄切缠绵的意境中,共赴这场暌违十年的“相会”。

   倪中伟、王越、高娜娜老师,授课内容为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。倪中伟老师课堂内容设计合理、重点突出、衔接紧凑。先读“感基调,明词意”,再读“品语言,入意境”,以诵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、体悟情感。拓展延伸紧贴现实生活,解读精神领域独步千年的智者,学生思绪飞扬,充分体会何为健全的人格、何为乐观通达的精神。
  王越老师以“千古风流话豪放”为题,带领学生体会豪放词的魅力。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,理解“苏辛”同为豪放词派,却有“旷放”和“豪放”之别,在诵读吟咏和合作探究中,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。在老师的巧妙点拨下,学生与苏词的“逸怀浩气”、辛词的“壮志豪情”不期而遇,收获颇丰。

   高娜娜老师课堂设计灵动、节奏紧凑、环节清晰。学生置身“穿越”情境,集思广益,帮助跨越千年的偶像苏轼策划新词直播发布会。在古今的对话和思维的碰撞中,学生在流畅的环节设计中逐步掌握本堂课的重点内容,感悟苏词的文学魅力和苏轼的精神魄力,学有所思,学有所得。
   教而不研则浅,研而不教则空。本次语文组“同课异构”教研活动,充分诠释了多维角度、多种风格、不同策略在教育教学中价值。这种多层面、全方位的合作互助为语文组的老师们提供了更多向别人学习的机会。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,都受益匪浅,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,达到扬长避短、资源共享、共同提高的目的。
 


Copyright ©2022 银川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 |  宁ICP备17001956号-1
  技术支持:良匠科技

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09号